利树是什么树?从业者的几点看法

金融机构 (4) 19小时前

利树是什么树?从业者的几点看法_https://wap.hpmsj.cn_金融机构_第1张

“利树是什么树?” 这个问题,说实话,在咱们这行里,偶尔会被问到,有时候是客户,有时候是刚入行的同行。说起来,也挺有意思的,因为“利树”这个词,它不像“杨树”、“松树”那样,是个非常明确的植物学上的分类,它更像是一种…嗯,大家在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种叫法。甚至有时候,我都会犹豫一下,到底对方指的是哪种?今天就趁着这个机会,把我这些年打交道的经验,还有一些旁观者的角度,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“利树”。

“利树”的模糊边界与普遍认知

打个最直接的比方,就像我们说“果树”,大家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苹果、梨、桃子。但如果有人说“速生树”,那范围就广了,杨树、泡桐、桉树,甚至一些竹类,都可以算在里面。而“利树”,在我看来,就有点介于两者之间,但更偏向后者,因为它强调的是“经济效益”或者说“速生性”和“易于管理”。

我记得刚开始做苗木生意那会儿,接触到的一些老一辈的苗圃老板,他们谈论“利树”,更多的是指那种长得快,卖相好,能够快速回笼资金的树种。当时,尤其是一些绿化工程兴起的时候,对树木的需求量很大,而且对成本和生长速度都有要求。所以,那些当年很流行的品种,比如一些速生杨、或者是适应性很强的落叶乔木,都会被冠以“利树”的称呼。

当然,随着行业的发展,大家对树木的认知也在变化。环保、生态、甚至是景观效果,都成了重要的考量因素。所以,现在再提“利树”,可能内涵就更丰富一些了。光是长得快,可能还不够,还得考虑它对环境的影响,以及是否容易病虫害,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必须要考虑的成本。

实际应用中的“利树”代表

要具体说“利树”都有哪些,这就要看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应用场景了。不过,如果非要找几个大家普遍会联想到的,我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,基于我多年在苗木采购和种植过程中的观察。

比如,在很多北方地区,早些年 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 ,经常会用到那种生长速度极快,根系发达,而且比较耐旱的树种。这里面,一些早熟的 速生杨树 品种,比如“107杨”或者“中林系列”的一些变种,确实是“利树”的典型代表。它们生长周期短,当年种下去,几年就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冠幅,满足了快速绿化的需求,也符合了经济效益的要求。

再比如,一些 城市新区开发 ,或者 旧城改造 ,对景观提升的期待很高,但往往预算和时间都比较紧张。这时候,一些能够快速形成遮荫效果的乔木,比如 白蜡 ,特别是优良的白蜡品种,因为其生长速度快,树形比较优美,而且对土壤适应性较强,也常常被认为是“利树”。我曾经在山东一个城市新区项目上,就见过大量栽植的白蜡,几年时间,就让一条新修的道路有了层次感和绿意。

当然,还有一些 经济林 ,比如 速生泡桐 ,更是典型的“利树”了。它们生长速度惊人,几年的时间就能成材,过去主要用于制造人造板材或者作为薪炭材。虽然现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,泡桐的种植受到一定限制,但在一些特定区域,它依然是“利树”的代表,因为它的经济效益实在突出。

“利树”背后的考量:不仅仅是生长速度

光说生长快,那也太片面了。我们做这一行,尤其是现在,考虑的因素多了去了。所谓的“利树”,在我看来,是一种综合效益高的树种,而不仅仅是生长速度。这里面, 抗病虫害能力 是个大头。我遇到过不少次,因为选了一个“长得快”但特别招虫子的树种,结果后面投入了大量的药剂,不仅成本上去了,而且对环境也不好,客户也不满意。

还有就是 对环境的适应性 。你不能只看它在一个地方长得好,就觉得它在哪儿都一样。我们采购苗木的时候,会特别关注苗圃所在地的气候、土壤条件,以及最终的栽植地的这些情况。如果一个树种,在当地很容易出现“水土不服”的情况,即使它长得快,那也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“利树”,因为后期的养护成本会非常高,甚至会白白投入。

另外, 市场需求 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。有时候,某个树种长得再快,如果市场上没有需求,那它就是“死树”,谈不上“利”。我记得有一次,为了追求某种特定品种的速生性,大量引种了一个相对冷门的树种,结果市场接受度不高,最后只能低价处理,那次亏损让我印象深刻,也让我明白,所谓“利树”,必须是市场认可的、能够卖出去的树。

实践中的挑战与选择

在实际操作中,选择“利树”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。很多时候,我们会在几个有潜力的树种之间摇摆。比如,现在很多城市绿化,对 乡土树种 的呼声很高,因为它们更适应当地环境,对生物多样性也有好处。但乡土树种,很多生长速度相对就慢一些,这就在“经济效益”和“生态效益”之间形成了一个权衡。

我前几年参与过一个项目,在南方一个城市,客户特别强调要用“本土的、健康的、生长又不至于太慢”的树种。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,最终选择了几种本地的 桢楠 、 枫香 的优良品种。它们虽然不像泡桐那样几年就长得很高大,但适应性非常好,而且病虫害少,几年下来,长势稳定,景观效果也不错。客户也非常满意,说这才是真正“利”在长远。

有时候,也会遇到一些“新概念”的树种,号称生长快、效益好,但往往缺乏实际的应用案例和长期的观察数据。这种情况下,我们一般会持谨慎态度。宁愿多花一点时间去验证,也不敢贸然大量投入。毕竟,苗木种植是个周期性的投入,一旦出错,损失是相当大的。

展望:未来的“利树”定义

说到底,“利树”这个概念,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。如果说过去更侧重于“速生”和“短期经济效益”,那么未来,我相信“利树”的定义会更加多元化,更加强调 综合效益 。

这意味着,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那些 生态友好、病虫害少、耐旱、耐盐碱 等特性突出的树种。同时, 观赏性 ,比如四季的变化、花期、果期等,也会成为“利树”的重要考量标准,毕竟,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
在我看来,未来的“利树”,应该是那些既能带来经济回报,又能改善生态环境,还能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树种。这需要我们在选择和培育过程中,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科学的判断。当然,具体是哪些树种,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检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