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宝联名卡,到底该怎么选?

金融机构 (3) 12小时前

淘宝联名卡,到底该怎么选?_https://wap.hpmsj.cn_金融机构_第1张

“哪个银行淘宝联名卡好用?”这个问题,我大概听过不下百遍了。说实话,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过于笼统,就像问“哪种手机好用”一样,得看你具体需求。但好在,市面上这几年确实出了不少主打淘宝购物场景的银行联名卡,我这边也算接触过一些,就随口聊聊我个人的看法和一些实际操作上的感受,希望能帮到正纠结的您。

从“猫联”时代说起

最早的时候,大家谈论淘宝联名卡,几乎就是围绕着“猫联”——也就是曾经的招商银行与淘宝的联名信用卡。那会儿,淘宝还没叫淘宝,叫“淘!淘!淘!”。这张卡,我印象特别深,因为我刚工作那会儿,身边好多同事都办了,主要看中的是它的积分兑换和一些消费返现活动,尤其是在淘宝上的消费,总觉得能比其他卡多点儿优惠。不过,随着时间推移,这种直接跟平台绑定的联名卡,优势好像就不那么明显了,加上银行和平台合作模式的调整,很多早期的“猫联”权益也做了不少变化。

后来,就像你看到的,很多银行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淘宝系联名卡,或者更准确地说,是跟支付宝、天猫、飞猪等等阿里系产品联名的卡。这就把问题变复杂了,因为“淘宝联名卡”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,而是可能包含了跟支付宝体系内不同产品联名的卡片。这中间,我也见过不少卡,有的发卡初衷很美好,但实际落地的时候,会发现权益没那么实用,或者活动门槛设得很高,感觉就是“画个大饼”。

我记得有段时间,有个银行出了张卡,号称在天猫消费能有特别高的返现,我当时挺心动的,特意去研究了一下细则。结果发现,这个高返现是要累计消费到一定金额才有,而且上限不高,更别提还有各种消费场景的限制。我花了点时间算了一下,刨去那些限制条件,实际能拿到的优惠,还不如我用我常用的其他卡,配合一些第三方返利平台来得划算。所以,我当时就放弃了那张卡,虽然它长得还挺好看的,卡面设计得很潮。

细数那些“名不副实”的联名卡

现在市面上,很多银行都乐此不疲地推出各种联名卡,淘宝系也一样。有些银行,好像是看准了淘宝的流量,但实际在权益设计上,就显得有点敷衍。比如,有些卡就只是在卡面上印上淘宝的Logo,然后把一些常规的信用卡权益,稍微往淘宝上靠一下,比如“淘宝消费计入XX倍积分”。但问题在于,很多其他银行的普卡或者金卡,在淘宝消费本来就能累积积分,所谓的“联名”优势就不那么突出了。

还有一些卡,会强调“特定节日淘宝消费返现”,听起来很诱人。但我实际操作下来,发现这些“特定节日”要么就是一些犄角旮旯的节日,要么就是活动周期非常短。我有个朋友,就是因为没注意到活动时间,错过了好几次,最后觉得这张卡带来的实际收益,连年费都抵不回来,最后就闲置了。

有时候,我们也会遇到那种,银行和淘宝平台双方都没有明确说“这是淘宝联名卡”,但它的一些权益,却可以让你在淘宝上消费更便利,或者获得一些隐藏的优惠。这种就比较微妙,需要你去仔细对比和挖掘。我有个习惯,就是办新卡之前,一定会上银行官网,把所有活动的细则都下载下来,仔细看一遍,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消费习惯去评估。这功夫不能省,否则很容易被那些花哨的宣传语忽悠。

真正值得关注的“潜规则”

说到底,与其纠结于“哪个银行的淘宝联名卡”,不如关注一下“哪些银行的卡,在淘宝消费时能给你实实在在的好处”。我的经验是,一些银行,即使不是专门的“淘宝联名卡”,但只要它本身的信用卡权益做得比较好,比如:

1. 积分价值高,且兑换门槛低

有些银行的积分,本身兑换现金或者抵扣消费的比例就很高。如果它又允许你在淘宝上的消费计入积分,那这张卡在淘宝购物的吸引力就大大增加了。而且,有些银行的积分活动比较灵活,你可以在多个场景下累积,并不局限于淘宝。我个人比较看重积分的“通用性”,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平台。

2. 支付平台的合作优惠

现在很多消费场景,已经不是简单地“刷卡”了,而是通过支付宝、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。所以,有些银行跟支付宝或者微信有深度合作,会推出一些额外的支付优惠,比如随机立减、满减活动等等。如果你经常用支付宝在淘宝购物,那这种跟支付平台合作的卡,可能比单纯的“淘宝联名卡”更有用。

3. 境外消费返现或免手续费

虽然咱们主要谈的是淘宝,但现在很多海外品牌也在淘宝有旗舰店。如果你的消费习惯涉及一些海外购,那么选择那些在境外消费有返现或者免除手续费的银行卡,可能间接也会对你在淘宝上的购物体验有提升,尤其是在购买进口商品的时候。

4. 权益是否与你的消费习惯匹配

这一点最重要。我见过不少朋友,为了所谓的“联名”权益,办了一堆卡,结果发现那些权益自己根本用不上。比如,有些卡会提供机场贵宾厅权益,但你一年也坐不了几次飞机;有些卡会提供购物优惠券,但你买的东西刚好不在优惠范围内。所以,与其追逐“联名”的概念,不如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。你是在淘宝上买日用品多?还是买数码产品多?是经常参与秒杀?还是喜欢等到促销季囤货?不同的消费习惯,适合的卡可能完全不同。

5. 关注银行的活动更新和用户反馈

银行的权益和活动,是会不断变化的。有时候,一张曾经不怎么起眼的卡,可能因为一次活动更新,突然变得非常给力。我个人的做法是,办了卡之后,会定期去银行官网看看有没有新的活动,或者在一些信用卡论坛上看看其他用户的讨论。有时候,别人的经验分享,真的能让你发现一些你之前没注意到的价值。

最后,我想说的是,如果你实在拿不定主意,可以先从一些大银行入手,比如招商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交通银行等等。这些银行的信用卡体系比较成熟,权益也相对稳定。然后,你可以根据自己主要在淘宝上购买哪些品类的商品,以及你的主要支付习惯(是偏向直接刷卡还是通过支付宝/微信),去进一步筛选。没有绝对最好的卡,只有最适合你的卡。千万不要被那些花哨的宣传语冲昏了头脑,理性消费,才能把信用卡的羊毛薅到实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