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贷审核需要多久?”这个问题,问出来的人,十有八九是急着想拿到钱,或者是刚接触这个行当,对流程不熟悉。说实话,这玩意儿真没个绝对的准数,看的情况太多了,一点不比炒股简单,有时候感觉比看天气预报还难捉摸。
大家最关心的,无非是快。尤其是在我们这行,谁要是能把审核时间压缩到极致,那绝对是核心竞争力。我记得刚入行那会儿,有个说法叫“秒批”,听着就玄乎,虽然实际操作中,确实有那种非常简单的纯线上化产品,资料齐全、风控模型匹配度极高,能做到几分钟内出结果,但那毕竟是极少数。更多时候,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复杂的业务场景,或者客户提交的材料有疑点,那几分钟就变成几个小时,甚至一两天。这中间的差异,才是真正值得聊的。
很多时候,客户会觉得我们审核人员在“磨洋工”,但实际上,我们的流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。简单来说,一个微贷的申请,从客户提交到最终放款,中间涉及信息收集、数据校验、风险评估、审批决策,最后到出款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,尤其是在信息收集和风险评估这两个点上,投入的时间和精力,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放款质量。
当然,也有客户会说,隔壁家某某产品,我申请当天就拿到钱了。这种时候,我们只能苦笑一下。原因有很多,比如他们的产品定型更简单,风险偏好更高,或者他们拥有的数据维度更全,风控模型更成熟。我们的很多时候,是在尽力平衡速度和风险,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。
那么,到底是什么在左右微贷审核需要多久这个时间轴呢?我总结了几个关键点,都是我这些年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。
首先,是客户提交的资料完整度和准确性。这点是最基础也最关键的。你提交的身份证信息、银行流水、收入证明,甚至是居住地址信息,有没有缺失?有没有矛盾?有些客户提交的流水,一看就很有问题,什么“亲友赠与”写得密密麻麻,或者流水突然中断,这都需要我们去花时间核实,甚至是打回让客户重新补充。你想啊,资料不全,我们怎么敢批?
其次,是风控模型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。我们现在大部分微贷业务都高度依赖数据和模型。客户的信用评分、在其他平台的借贷记录、消费行为分析等等,这些数据通过模型跑出来的结果,直接影响审核速度。模型跑得快,结果稳定,那自然快。但如果客户的数据是“老旧”的,或者模型判断存在模糊地带,就需要人工介入,这中间的时间就增加了。
还有,就是我们内部的流程效率。虽然客户看不到,但我们内部的审批流程、人手配置、系统稳定性,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。有时候,不是客户的资料有问题,也不是模型不给力,而是我们的某个环节出了点小状况,比如系统维护,或者某个环节的审贷员在处理紧急事务,都会导致整体时间拉长。我们内部也经常开会讨论如何优化流程,减少不必要的等待。
我记得前几年,有个客户来申请小额贷款,资料齐全,信用记录也挺好,属于那种典型的“优质客户”。我们当时的自动化审核流程非常顺畅,从他提交申请到系统出具批准意见,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。他拿到钱的时候,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,还特意打电话过来感谢。
但也有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“马拉松”式审核。一个做小生意的个体户,因为生意周转需要一笔钱。他的流水账非常复杂,而且很多交易细节不太清晰,很多资金往来都是通过微信红包或者支付宝转账,金额不大但频率很高。第一次提交的资料,我们觉得需要进一步了解他的经营状况,就要求补充了更多的合同和发票。补充后,又发现一些转账的备注信息含糊不清,我们就不得不派人去实地走访,核实他的经营场所和实际经营情况。整个过程下来,从他第一次提交申请,到最后成功拿到贷款,花了差不多三天的时间。这三天里,客户不止一次打电话过来询问,我们也耐心解释,说明每个环节的必要性。最终,虽然耗时较长,但成功控制了风险,也帮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客户在填写申请信息时,存在一些“伪造”或“美化”的痕迹。比如,他提供的收入证明,跟银行流水上的入账金额对不上,或者描述的职业信息跟实际工作内容有出入。这时候,我们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材料,还要结合外部数据,比如他的社保缴纳记录、公积金缴纳情况,甚至是他在社交平台上的公开信息。这些信息一交叉,如果发现矛盾,就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甄别,甚至直接拒绝。有时候,一个客户为了多贷点钱,会把自己的情况“包装”一下,殊不知,这只会拖慢我们审核的时间,甚至直接导致审核失败。
归根结底,微贷审核需要多久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风险的把控程度。很多人觉得我们审核慢,是因为我们“不信任”客户,或者流程设置得太繁琐。但实际上,这背后是我们整个公司的信誉和生存。一旦我们放出去的贷款,出了大量坏账,那公司就很难维系下去。
所以,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那个平衡点。如何才能在保证足够快的审核速度的同时,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?这需要不断优化风控模型,拓展数据维度,提高自动化处理能力。比如,现在很多第三方征信机构、公安部、法院等权威数据源,我们都在积极对接,力求获取更全面、更准确的客户信息。
我们也在尝试一些新的技术,比如生物识别、行为分析等,来辅助审核。但这些技术,在成熟度和准确性上,还需要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。所以,在这些新技术应用之前,我们还是会依赖一些比较传统但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我们也在不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,让客户清楚我们的审核流程,让他们明白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。当客户理解了背后的原因,那种焦虑感也会少很多。就像我前面提到的,我们希望客户能理解,每一次审核,都是一次细致的评估,是为了双方的利益。
展望未来,随着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,微贷审核的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。我们也在积极拥抱这些变化,不断升级我们的技术和系统。目标是尽可能地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,让更多优质客户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。
但是,有一点可以肯定,那就是速度的提升,绝不会以牺牲风险控制为代价。我们始终相信,稳健经营才是长久之道。所以,即使技术再先进,我们依然会对关键环节进行人工复核,对一些异常情况进行重点关注。
总的来说,微贷审核需要多久,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问题,它受到客户自身情况、我们公司风控策略、技术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不断提升效率,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