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喜欢亚马逊股票?”这问题,说实话,不是头一次有人问了。尤其是在市场波动的时候,总有人会来问,是不是该趁着某个价格点上车,或者是不是某个消息出来,这股票就一定稳了。我一般不直接给建议,但如果非要聊聊,那背后肯定是有东西在支撑的,不是凭空一股脑地说“它好”,而是得看看这公司到底在干什么,未来的方向在哪里。
很多人提到亚马逊,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还是那个巨大的在线零售平台。确实,当年它就是靠这个起家,而且到现在,它的电商业务依然是根基。每次看到它公布的财报,零售部分的营收数字都挺惊人的。但真正让我觉得有意思,或者说,觉得它未来潜力巨大的,恰恰是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“卖东西”这个范畴。
想想看,那些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服务,比如Prime会员,它不仅仅是提供两日达的免费配送,更是一整套的生态系统。会员能享受视频、音乐、电子书,还有云存储。这种“捆绑”效应,让用户对亚马逊的依赖性越来越强,也增加了用户转换到其他平台的成本。我见过一些Prime会员,他们可能一年下来,购买的商品并不一定都是亚马逊自营,但就是因为会员权益,他们还是会优先选择在亚马逊上下单。
还有它的AWS,也就是亚马逊云服务。这东西,说实话,在刚开始的时候,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是个副业,但现在呢?它已经成为亚马逊利润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。全球有多少企业,大小公司,都在用AWS来托管数据、运行应用?这个市场需求有多大,可想而知。它建立起来的那个技术壁垒和规模效应,是后来者很难轻易逾越的。
我们常常讨论股票,其实是在赌一个公司的未来。对于亚马逊,它的增长驱动力,我总觉得是多条腿走路,而且还在不断地拓宽赛道。除了刚才提到的电商和云服务,还有广告业务,这部分增长势头也非常迅猛。在电商平台上,商家需要推广自己的产品,亚马逊提供的广告位,就成了一个兵家必争之地。这个利润率,比实体商品的销售要高得多。
另外,它在智能家居、流媒体、物流网络上的投入,都是在构建一个越来越完整的生态。比如它的物流体系,虽然成本巨大,但随着规模的扩大,效率的提升,以及对外提供物流服务,这本身也成了一个新的增长点。我之前和一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聊过,他们就提到亚马逊提供的仓储和配送服务,给了他们很大的便利,比自己从头搭建物流体系要省事得多。
当然,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挑战。比如,早期的时候,亚马逊在某些新领域的尝试,比如手机(Fire Phone),就不太成功,也踩过不少坑。这说明它也不是神,也会犯错。但关键在于,它犯错之后,能够快速调整,并且把资源重新分配到更有前景的地方去。这种学习和迭代能力,我觉得才是支撑它长期发展的关键。
不过,话说回来,任何投资都有风险。亚马逊也不是例外。监管压力是绕不开的话题,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,关于反垄断、数据隐私的讨论一直都有。这些政策面的变化,可能会对它的某些业务板块产生影响。还有就是竞争,虽然它在很多领域都占据领先地位,但依然有强大的对手,比如在云计算领域,微软和谷歌都在奋力追赶。
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常注意的点,就是它的市值已经非常庞大了。这意味着,它要维持过去那种高速增长,会越来越难。即使是优秀的公司的增长,也总有碰到天花板的时候。所以,在看亚马逊的时候,我也会去分析它在新兴业务上的布局,比如它的无人商店(Amazon Go)、无人机配送(Prime Air),以及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探索。这些新的增长点,能不能成为下一阶段的驱动力,是需要持续关注的。
总的来说,喜欢亚马逊股票,不是因为它现在有多完美,而是因为它在不断进化,并且成功地从一个在线书店,变成了一个涵盖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科技巨头。它的商业模式,其延展性和抗风险能力,是我觉得比较看重的地方。当然,这也不是说它就是一只只涨不跌的股票,但它的那些基础和方向,确实让我觉得,它有能力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继续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