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刚入期货这行的人,或者对盘面不太熟悉的朋友,总会听到“双开”这个词,然后就纳闷了,期货这玩意儿,怎么还能“双开”?听着挺玄乎,好像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。其实,这事儿说起来,挺接地气的。
咱们先得把“双开”这俩字儿拆明白了。在期货市场里,“开”通常指的是开仓,也就是买入或卖出合约,建立一个新的持仓。那么“双开”,从字面上理解,就是同时进行两个相反方向的开仓操作。最常见的场景是,一个人在做多一个合约的同时,又在卖出同一个合约。
这么做,听着是不是有点绕?就像你在一个房间里,刚推门进去,又顺手从另一个门把自己锁上了。但实际上,在期货交易里,这种“双开”操作,特别是我们常说的“同向双开”(例如,先买入一手,紧接着又买入一手),或者“反向双开”(例如,先买入一手,紧接着又卖出一手),都是交易员为了实现特定交易策略而采取的手段。
很多人会觉得,既然已经买了一手,再买一手不就是加仓吗?为什么还要单独拎出来说“双开”?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了交易软件的操作逻辑、订单的执行以及我们理解的“一个交易行为”的界定。
要说为什么会出现“双开”,原因多种多样,不能一概而论。最直接的,也是最容易理解的,就是交易员在同一个账户,对同一个合约,在短时间内连续执行了开仓指令。有时候,可能是因为下单速度太快,或者交易策略逻辑上要求迅速建立多头和空头寸步。举个例子,很多程序化交易,或者一些高频交易策略,为了捕捉市场微小的价差,可能需要在同一秒钟内,先做一个多单,然后立刻再做一个空单,或者反过来。
还有一种情况,是交易员为了执行某些复杂的套利策略。比如,当两个关联性很强的合约出现价差扭曲时,可能就需要同时买入一个,卖出另一个。而如果这里的“双开”指的是在同一个合约上,先买入后又卖出,那更多的是为了平仓和反向开仓的结合。
当然,还有一些误解也可能导致人们对“双开”感到困惑。比如,有些人可能看到别人的持仓信息,发现账户里同时存在多头和空头,就误以为是“双开”。但实际上,这可能是分批建仓,或者之前有平仓操作,然后又重新开仓造成的,并非一定是在同一时间点进行的“双开”行为。
咱们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,很多交易软件的设计,本身就支持“双开”的实现。你可以在一个订单提交后,立刻提交下一个订单,即便这两个订单是反向的,或者方向相同但数量不同。关键在于,这两个操作都是“开仓”行为。
我记得刚开始接触期货的时候,也对这个问题挺好奇。那时候,看一些老交易员的复盘,他们会提到“在某个价位顺势双开”,当时我就琢磨,这不就是一边买一边卖吗?后来才明白,这里的“双开”更多的是指在同一时间点,顺着市场趋势,分别建立多头和空头仓位,比如是在某个突破点,先开一个多单,然后如果市场波动剧烈,再根据情况开一个空单,或者在预期波动放大的情况下,同时构建一个多头和空头组合。
当然,最简单粗暴的“双开”,就是在一个合约上,先用一个方向的仓位,然后又用相反方向的仓位。比如,你看到玉米主力合约价格要涨,就先买一手;但转念一想,觉得它可能要回调,就在同一时间(或者极短的时间间隔内)又卖出一手。这样,你的账户上就出现了一个多单和一个空单。
为什么要做这种“双开”?说白了,是为了对冲风险,或者锁定利润,又或者是为了参与某些特定的市场波动。例如,在某个重要的经济数据公布前,市场波动性可能会大大增加,但方向不明。这时候,一些交易者可能会选择“双开”,也就是同时买入和卖出,以期从市场波动中获利,而不是从价格方向上获利。这种策略,我们通常称之为“对锁”。
但这种“双开”,尤其是反向双开,风险也非常高。一旦市场波动没有达到预期,或者波动方向与持仓方向相反,就意味着两边都可能亏损,或者至少是占用更多的保证金,却未能获得预期的收益。更常见的是,很多新手会误操作,比如本来只想平仓,结果却按成了开仓,然后又反向开仓,造成账户混乱。
还有一种更特殊的“双开”,可能是在不同的交易所,或者不同的合约月份,做同一品种的双开。但这已经超出了我们今天讨论的“期货为什么有双开”的范畴,那更多的是跨市场或跨品种的套利操作了。
对于新手来说,理解交易软件里的“开仓”、“平仓”、“买入”、“卖出”这些基本指令至关重要。很多时候,所谓的“双开”误会,可能就是因为不熟悉软件的下单逻辑,或者没有看清楚自己到底是在“开”还是在“平”。
比如,在某些交易软件里,如果你已经有一个多单,再点击“买入”,通常是加多,也就是“同向双开”;如果你点击“卖出”,那就是“平仓”。但如果你是账户里没有持仓,再点击“买入”就是开多,再点击“卖出”就是开空。如果是在极短时间内,连续执行了两个“开仓”指令,无论方向如何,技术上都可以称为“双开”。
所以,理解“双开”并非什么神秘的黑魔法,它只是交易者在特定策略下,通过连续的开仓行为来实现的。关键在于,这些操作背后的逻辑是什么,是否真的符合你的交易计划,以及是否有效地管理了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