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部队向中看齐”,这话说得多了,但真落到实操,尤其是在队列训练或者某些特定的动作指令下,大家脑子里可能都会闪过一个念头:这“中”到底是指左边还是右边?或者说,当口令下达,身体需要做出一个“向中看齐”的动作时,到底应该以哪只手为基准?这看似是个简单到不值一提的细节,但稍微接触过部队管理和队列训练的人,都会明白这里面的门道,也见过因为这点小模糊造成的混乱。
要理解“部队向中看齐”,我们得先明白“看齐”这个动作的本质。在部队队列训练里,“齐”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字。它代表着整齐划一,代表着作为一个整体的严谨。无论是“向右看齐”还是“向左看齐”,核心都是让每一名队员的视线,或者说身体的某个参照点,与队列中预设的“中线”保持平行。这种平行,是部队纪律和战斗力的直观体现。你一个人歪了,整个队列的“型”就没了。
那么,“向中看齐”这个说法,在实际操作中,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?我个人理解,它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的指示,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左右指向。举个例子,在一些集体活动中,可能会有一个中心点,比如一个讲台,或者一个集结的标志物。这时候,大家“向中看齐”,通常是指调整自己的站位和朝向,使得自己面对的是那个中心点,并且与左右两侧的战友保持相对的匀称距离。这时候,不存在绝对的“以哪只手为准”,而是以整体队列的“中”为参照。
不过,我也遇到过一些情况,会让人觉得有点纠结。比如,在某些特定的操练场景,比如某个需要双手配合的动作,或者在进行某些报告示人的环节。这时候,如果有人被要求“向中看齐”,而他又处于一个需要摆放双手的位置,比如稍息立正之间,或者在报告时双手置于腹前。那么,他的“中”指的就是他自己身体的纵向中心线,然后去参照周围的战友或者一个预设的参照物。这时候,如果需要调整,那也得看自己身体的哪一侧更接近那个“中”的参照。
我在部队的时候,也见过一些新兵在执行“向中看齐”的口令时,会有点懵。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比较随意散漫习惯的,突然要在一个群体里做到“中”,心里会打鼓。他们可能不自觉地会以自己的左手或者右手来作为“中”的判断依据,比如感觉左手离前面的人近了,就认为自己“齐”了。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,恰恰是队列训练需要纠正的地方。
实际操作中,“向中看齐”往往是在某些不需要左右明确指向的场合。比如,部队集合后,大家会自然地按照排面站好,然后可能会有一个口令,比如“右面一位,向中看齐!”。这时候,右面的那个人,会稍微移动一下身体,让自己的身体中轴线与他左边那位战友身体的中轴线对齐,同时调整与前后排的距离。这里的“中”,就是指他与左边战友之间的那个“中间地带”。
而如果是“左面一位,向中看齐!”,那就反过来,以左边战友为参照。所以,关键在于“谁”要“向中看齐”。通常,这个“中”是围绕着一个基准人来的。这个基准人,可能是队列中最靠边的那个人,也可能是队列的中间位置。但不管怎样,它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是为了让整个队列的个体能够相互参照,达成整体的整齐。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一个班在进行队列复查,班长就反复强调,不要自己瞎猜,看到谁“歪”了,就以那个人为参照,然后“向他”调整,让他“靠拢”到队列中间。
其实,很多时候“部队向中看齐”的说法,更多的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,用来强调队伍的整体性。在具体的训练手册或者口令词里,通常会有更明确的指向。比如“向右看齐,向前看齐!”。前者是指身体的侧向调整,后者是指视线的方向。而“向中看齐”,更像是一种在不需要固定左右参照时的“状态”描述。
如果非要说“哪个手”,我个人倾向于理解为,在没有明确左右指向的情况下,人身体的纵向中线,或者说自己身体的中心点,才是最终的参照。你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地贴近那个“中”的空间。当然,具体到每一个动作,都有其详细的规定。比如在稍息之后立正,双手是要求置于大腿两侧,拇指要压住裤缝。这个时候,你自然会以自己的身体中线为基准,去找到那个“正确”的位置。
我记得有一年,我们在进行一项特殊的仪式性队列表演,要求非常严格。其中有一个环节,就是要求队伍的间距和排面都保持绝对的“中”。那时候,我们排长反复纠正的,不是我们手放在哪里,而是我们整个人的站姿,以及我们身体的朝向。他会说,“你的肩膀是不是有点歪?你的重心是不是偏向左边了?”这些都是在强调,以自身中轴线为基准,去寻找那个“中”。
说到底,队列训练中的这些“细节”,不仅仅是为了好看,它承载着部队的文化和精神。那种集体行动中的“统一”,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。每一次“向中看齐”的调整,都是在强化这种集体意识。
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,当你真正理解了“齐”的意义,并且经过反复训练,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纠结“哪个手”。你自然会知道,在这个场景下,身体的哪个部分,或者说哪种朝向,是符合“中”的要求的。这种感觉,就像是身体已经内化了那个标准。
当然,我也承认,在一些非常规的或者临时性的集合中,可能因为现场指挥官的习惯或者口令的微妙差异,会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偏差。但总体而言,部队对队列的要求是高度标准化和规范化的,尤其是在新兵训练阶段,对这些基础动作的纠正和训练会非常扎实。所以,与其去纠结“哪个手”,不如去理解“向中看齐”这个动作背后的目的: 通过个体对“中”的参照,达到整个队列的严整和统一。
我记得我们网站名称:网站名称,在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时,也会参考部队的一些队列训练原则,来提升活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。关于我们,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在各种场景下,都能够体现出专业、严谨的态度,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。
也许,在某些时候,“中”就是你身体的中心,是你的视线方向,是你的身体朝向。当所有人都朝着那个共同的“中”去调整时,整个队伍自然就会“齐”了。至于具体是哪只手?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,我个人会认为,是与身体中轴线相关的参照,而不是固定地以左手或右手作为唯一基准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