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是一种常见的主食作物,其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倒伏现象,即玉米植株茎秆弯曲,穗轴倒挂下来。玉米倒伏不仅影响产量,还会增加收割难度。了解玉米倒伏的原因至关重要,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。
玉米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1. 品种抗倒伏能力差:
不同玉米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差异。一些品种茎秆较弱,根系较浅,抗倒伏能力较差,容易发生倒伏。
2. 营养不良:
玉米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,尤其是氮、磷、钾等元素。营养不良会使玉米茎秆细弱,根系发育不良,从而降低抗倒伏能力。
3. 土壤板结:
土壤板结会阻碍玉米根系发育,减弱植株的抗倒伏能力。土壤板结的原因可能是耕作不当、施用化肥过多或土壤质地不良等。
4. 水分管理不当:
玉米需水量较大,但过量浇水或干旱都会影响植株的抗倒伏能力。过量浇水会使土壤水分过多,导致根系腐烂,植株易倒伏。干旱会使植株根系发育不良,抗倒伏能力下降。
5. 病虫害:
玉米螟、蚜虫等病虫害会危害玉米茎秆,削弱其抗倒伏能力。这些病虫害会钻蛀玉米茎秆,使茎秆内部空洞,容易折断。
6. 风力过大:
强风会对玉米植株造成物理伤害,导致茎秆折断或倒伏。尤其是在玉米灌浆期,籽粒逐渐成熟,穗轴承重较大,更容易发生倒伏。
7. 其他因素:
除了上述原因外,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玉米倒伏,例如种植密度过大、杂草过多、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等。
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:
1. 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:
在种植时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玉米品种,可以有效降低倒伏发生率。
2. 合理施肥:
根据土壤养分状况,合理施用氮、磷、钾等肥料,促进玉米植株茎秆健壮,增强抗倒伏能力。
3. 改善土壤结构:
通过深耕、施用有机肥等措施,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土壤透气性,利于玉米根系发育,增强抗倒伏能力。
4. 科学灌溉:
根据玉米生长需水量,科学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水量。避免过量浇水或干旱,保持土壤水分适宜。
5. 防治病虫害:
及时防治玉米螟、蚜虫等病虫害,保护玉米茎秆健康,增强抗倒伏能力。
6. 合理密植:
避免种植密度过大,适当稀植可以增强玉米植株的通风透光性,减少病虫害发生,增强抗倒伏能力。
7. 及时扶苗:
在玉米幼苗期,及时扶苗立株,防止玉米植株倒伏。
8. 设置支撑架:
在玉米灌浆期,可以设置支撑架,支撑玉米植株,防止倒伏。
9. 其他措施:
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,如使用生长调节剂、培育壮苗等,增强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。
通过采取这些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玉米倒伏发生率,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。
上一篇
下一篇